焦距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符号f.如图3-1.

图3-1

图3-2

注意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由于光线通过它的两侧表面发生两次折射造成的.

2.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

3.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例1 对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

B.如果是发散光束,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也一定能会聚到主轴上一点

C.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都比原来更会聚一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与解答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论是平行光束、会聚光束还是发散光束,只要经过凸透镜光线都将比原来会聚一些,但不一定会聚于一点,会聚后的光束,既可能是会聚的,也可能是发散的,还可能是平行的,选项C正确.

例2 在图3-3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图3-3

分析与解答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通过凹透镜后向主轴两侧发散,比入射光发散程度大.甲图中光经过透镜后,尽管还会聚光束,但比入射光变得发散了一些,所以应填入凹透镜,如图3-4(甲).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能过凸透镜后向主轴的位置合拢,比入射光更加会聚.乙图中光束经透镜折射后,尽管还是发散光束,但比入射光变得会聚了一些,所以应填凸透镜,如图3-4(乙).

图3-4

上一篇:焦点 下一篇:照相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人屠”之称的白起到底杀了多少人? 白起将军个人简介
“人屠”之称的白起到底杀了多少人? 白起将军个人简介
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见剡溪浊浪滔天,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