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
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
【说明】 1.溶液的概念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是说一种溶剂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例如,水里溶解了一定量的氯化钠后,还可以再溶解硝酸钾等.
2.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实质上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的分子中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例如: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是因为蔗糖表面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把氯化钠放到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里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氯化钠溶液.
3.均一性和稳定性是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是说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组成都完全相同;稳定性是说只要不改变溶液的条件,如温度、压强等,不蒸发水分,溶液长期放置也不会有溶质分离析出.
4.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溶液为蓝色,FeSO溶液为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等.
5.溶液不一定是液态的,可能是固态或气态.如清新的空气是气体溶液.
6.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因为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会均匀地进入到溶剂分子之间的空隙中,使溶液的体积小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