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溶解度的数值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的.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方法有两种——图象法和数据法.

1.数据法:就是通过实验测出某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列入表格中.如下表;

用该方法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优点是数据准确;缺点是数据不连续.

2.溶解度曲线法: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可绘制出如下的几种溶解度曲线.

图9-1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9-2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用该方法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具有数据连续的优点,但是有的数据不够准确是它的缺点.

【说明】 1.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到,固体的溶解度一般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有些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如硝酸钾、硝酸铵),其溶解度曲线比较陡峭;有些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其溶解度曲线比较平缓.但是,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因为,曲线是连续的,故可查到曲线所示的任何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已知温度查溶解度的方法是,从该温度所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上的那个点,向表示溶解度的纵坐标引一条平行于温度的横坐标的直线,交纵坐标于一点,该点所示代表的数值就是此物质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

3.利用溶解度曲线图还可以比较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例如,在10℃时,曲线中各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硝酸铵、硝酸钠、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硼酸.

4.溶解度曲线图上点的意义: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饱和溶液和固体溶质共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太宗怒斩大理丞
唐太宗怒斩大理丞
唐贞观年间,有一位张蕴古,相州洹水人,张蕴古“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他酷好围棋,在任大理丞期间,因与禁囚下棋等事,被唐太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