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7 11:35:5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黯然失色。即:气概偏于内敛,性格偏于懦弱,能力偏于平庸,事业偏于平淡。很不幸,晋襄公身上恰恰集中了“守成之主”的种种弱点,而这些“软肋”又给日后晋国战略选择的失误乃至整个晋国政局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晋襄公剧照
晋襄公的弱点,首先是性格比较懦弱,这导致他在大臣面前缺乏足够的霸气,不能拥有一国之君的绝对权威。晋文公逝世后,他的那些股肱之臣,如先轸、栾枝、赵衰、胥臣等,大部分犹健在,晋襄公不敢弃之不用,只好照单全收,让他们继续担任新朝的高官重卿。他们资历老,战功大,地位尊,势力广,都是晋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殽之战大破秦军,杀得秦军全军覆没,“匹马只轮不返”,俘获秦军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之后,踌躇满志,趾高气扬。可是,节外生枝,这被俘的三帅,让晋文公的遗孀文嬴夫人(也是晋襄公的嫡母)在中间一掺和,晋襄公居然将他们释放了。先轸在上朝时听说这个消息,勃然大怒,遂不顾起码的君臣之礼,在晋襄公跟前大发雷霆:“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越骂越生气,居然“不顾而唾”,愤然对着晋襄公吐痰。而晋襄公却只能忍着,不敢有任何责怪。
由此可见,那些重臣真的没拿晋襄公当回事,这个国君实在当得有些窝囊。好在先轸本人血液里尚有贵族的精神,事后也觉得自己过分,在接下来的箕之战中以自杀性的冲锋陷没敌阵,了结生命。不过,这并不能抹去晋襄公在重臣面前的软弱和无能之烙印。
晋襄公的平庸,也表现为他缺乏坚毅的性格,耳朵根子特别软,遇事心中没有定见,随风附和,人云亦云,碰到矛盾绕道走,稍遇困难即打退堂鼓。于是乎,就非常容易为其他人所控制,施政理事,经常是朝令夕改,出尔反尔。这样一来,他的权威自然很难树立起来,他的形象当然不能不是平凡普通,为他人所轻忽。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