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模
表示复数z=a+bi的向量的长度r叫做复数z=a+bi的模(或绝对值).记作|z|或|a+bi|.易知|z|=|a+bi|=r=,当b=0时,复数a+bi表示实数a.此时
,即a在实数意义上的绝对值.
例1 已知i是虚数单位,求1+i+i+i+…+i.
解 利用i=1.
1+i+i+i+…+i
=(1+i+i+i)+(i+i+i+i)+…+(i+i+i+i)+(i+i+i+i)
=(1+i—1—i)+(1+i—1—i)+…+(1+i—1—i)+(1+i—1—i)=0.
例2 m分别为何实数时,复数
是
(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解 利用相关知识,转化为解关于i的方程或不等式问题.
实部为
虚部为m—2m—15=(m+3)(m—5)
(1)要使z是实数,必须
∴m=5时z是实数.
(2)要使z为虚数,必须(m+3)(m—5)≠0,
∴当m≠5且m≠—3时,z为虚数.
(3)要使z为纯虚数,必须
∴当m=—2或m=3时,z为纯虚数
例3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有实根,求a、b的值.其中a、b∈R
解 ∵x、y∈R,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由方程①式得
代入方程②,
例4 已知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i)t+2xy+(x—y)i=0,(x、y∈R)
(1)当方程有实根时,求点(x,y)的轨迹方程;
(2)求方程的实根的取值范围.
解 (1)和上例相比,方程中有三个参数t、x、y,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能得到两个等式,而结论是求动点(x,y)的轨迹方程,联想到平面解析几何知识,只须消去t,得到关于x、y的方程,就是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1)设实根m,则m+(2+i)m+2xy+(x—y)i=0,
即:(m+2m+2xy)+(m+x—y)i=0,
由②得m=y—x,代入①得(y—x)+2(y—x)+2yx=0.
即(x—1)+(y+1)=2,轨迹是以(1,—1)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由上面解答的过程中的②知m+x—y=0可看作一条直线,由③知(x—1)+(y+1)=2是一个圆,因此求实根m的范围可转化为直径与圆公共点的问题.
(2)由③得圆心为(1,—1),半径r=,直线和圆有公共点,则
≤
,而|m+2|≤2,∴—4≤m≤0.故方程的实根的取值范围为[—4,0].
例5 (a∈R)对应的点Z①在复平面的x轴上方,②在直线x+y+7=0上.
①点Z在x轴上方,则
有(a—5)(a+3)>0,
∴a>5或a<—3.
②点Z在直线x+y+7=0上,
当时,
即a+2a—15a—30=0,
(a+2)(a—15)=0.
∴a=—2或时,点Z在直线x+y+7=0上.
例6 已知复数x+x—2+(x—3x+2)i(x∈R)是4—20i的共轭复数,求x的值.
解 根据互为共轭复数的定义,已知复数为4+20i,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可列出关于x的两个方程,这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即为所求x.
因为4—20i的共轭复数是4+20i,由题意 得
方程①的解为x=—3或x=2
方程②的解为x=—3或x=6.
∴x=—3.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