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应的热效应.因此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时其他物质才出现的.

4.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H只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

例1 已知在1×10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解析 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反应热表示方法的规定即△H为“—”表示放热,△H为“+”表示吸热,可判断H燃烧放出的热量应用负值表示,而且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D不正确;②根据相同物质的反应,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故B错;③根据相同反应,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判断A正确.

答 A

例2 已知25°C、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g)=CO(g);△H=—393.51kJ·mol,C(金刚石)+O(g)=CO(g);△H=—395.41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解析 将C(石墨)+O(g)=CO(g);△H=—393.51kJ·mol和C(金刚石)+O(g)=CO(g);△H=—395.41 kJ·mol两式相减,得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可见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也说明等量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答 A

上一篇:中和热 下一篇: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