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判断:

1.元素的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钠跟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镁与水在加热时缓慢反应放出H,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的强.

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氧化物间接或直接跟水生成的化合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形成该碱的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NaOH碱性强于Al(OH),所以金属性:Na>Al

3.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的位置.金属活动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后面的金属的金属性较弱.把铁片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的铜,铁把铜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说明金属性铁比铜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构成含氧酸的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SO是强酸,HCO是弱酸,所以S比C的非金属性强.

2.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F和H混合物在黑暗处爆炸;Cl和H混合物在强光照射下发生爆炸;Br和H在加热时反应;I和H在持续加热条件下很慢地反应,且生成的HI不稳定,容易分解,所以非金属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氟>氯>溴>碘.

3.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若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4.在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通入NaBr溶液,反应为:Cl+2NaBr=Br+2NaCl,所以非金属性:氯>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清明节的传说:刘邦祭祖
清明节的传说:刘邦祭祖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中,有一个传说故事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刘邦祭祖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