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为0.717g/L)比空气的小.
2.化学性质:甲烷分子中C—H键,通常情况下不易断裂,故甲烷分子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溶液)、溴水等不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可以跟卤素气态单质、氧气等反应.
①甲烷和Cl的取代反应: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甲烷可以和Cl发生一系列反应.
生成的CHCl(一氯甲烷)还可以和Cl继续反应,生成CHCl(二氯甲烷)、CHCl(氯仿)、CCl(四氯化碳).
②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很容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注意 点燃甲烷前要检验其纯度.
③甲烷的受热分解:在隔绝空气并加热至1000℃的条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注意 一般有机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常发生多个反应.所以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反应两边用“→”而不用“=”隔开.
上一篇: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下一篇:取代反应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解密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向突厥称臣?
- 百科档注: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