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一)胶凝材料
建筑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等。建筑砂浆应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部位来合理选择胶凝材料的种类,如处于潮湿环境中的砂浆只能选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而处于干燥环境中的砂浆可选用水泥或石灰。
水泥的选用,应根据砌筑部位、环境条件、强度要求和特殊功能等选择适宜的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均可用来配制砂浆;砌筑水泥是一种低强度的专用水泥,更适合配制砌筑及内墙抹面用的砂浆。
一般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为32.5级,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用于水泥混合砂浆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超过42.5级,水泥和掺合料的总量宜为300~350kg/m。一般水泥强度标准值(MPa)宜为砂浆强度等级的4~5倍。当需要配制特殊用途的砂浆时,要选用具有相应性质的特种水泥,如白色水泥、彩色水泥、膨胀水泥、快硬水泥等。
(二)细骨料
建筑砂浆所用的细骨料多采用天然砂,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的规定,砌筑砂浆用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的技术要求。
由于砂浆层的厚度较薄,对砂子的粗细程度应有限制。用于毛石砌体的砂浆,砂子宜采用粗砂,其细度模数为3.7~3.1,最大粒径不大于砂浆层厚度的1/4~1/5;用于砖砌体的砂浆,砂子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为3.0~2.3,最大粒径不大于砂浆层厚度的1/4(2.5mm);用于光滑的抹面及勾缝的砂浆,砂子宜采用细砂,其细度模数为2.2~1.6。
砂中的黏土杂质是影响建筑砂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配制高强度砂浆时,应严格限制砂中的黏土含量。如果砂中的黏土含量过大,不仅会增加水泥用量,降低砂浆的耐水性,而且会增大砂浆的收缩值,降低砂浆的强度。砂浆强度等级≥M5的水泥混合砂浆,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5%;砂浆强度等级<M5的水泥混合砂浆,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10%。
(三)掺合料
在建筑砂浆中掺入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达到方便施工、节约水泥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常用的掺合料有石灰膏、黏土膏、粉煤灰等。
为了保证建筑砂浆的质量,石灰应先制成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d,并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滤网过滤,严禁直接使用干燥、冻结、污染及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黏土也应先制成黏土膏,用搅拌机加水搅拌,通过孔径不大于3mm×3mm的滤网过滤,稠度以沉入度14~15cm为宜。
建筑砂浆中所用的粉煤灰,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中的规定。
(四)水
拌制建筑砂浆用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或饮用水,并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未经试验鉴定的污水不得使用。
(五)外加剂
外加剂是为改善砂浆性能而在拌制砂浆过程中掺加的物质,如引气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但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及物理力学性能,应通过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试验,确定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