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
周朝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府。贵族子弟十五岁入学,束发受教,学习成年人的各种礼仪。汉武帝用董仲舒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兴太学,设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传授儒家经典,为西汉太学建立之始。东汉顺帝时有学舍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质帝时学生达三万人。三国魏沿置。西晋初为太常所置“国子学”之俗称。东晋又于国子学外置。南朝宋、齐等不置,仅于国子学置太学博士,为国子诸学之一。北魏、北齐置,地位低于国子学,学生人数则多于国子学。郡国学亦称此。北周置为国学。隋唐五代复置为国子诸学之一。隋置博士五人、助教五人,学生三百六十人。炀帝大业三年(607),博士、助教各减为二人,学生为五百人。唐置博士三至六人,助教三至六人,学生为文武五品以上官吏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分五经为业,每经百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置为最高学府,内舍人二百人,由八品以下官员及平民子弟中招收。神宗熙宁元年(1068)增置外舍人一百人。四年定三舍法,自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置。设官国子祭酒、司业、博士、直讲、丞、主簿、学正、学录、学谕等。金朝隶于国子监,于国子学下置,设博士四人,后减二人,助教四人,后仅置一人。明清作为对国子监的俗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
-
- 魏文侯招贤兴国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