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孔明火烧博望坡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曹操刘备在新野教演士卒,恐为后患,命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以窥新野。消息传到新野,张飞见刘备以师礼待孔明,不服,便对关云长说:“可着孔明前去迎敌便了。”关羽也不服孔明。刘备请孔明商议,孔明说:“恐关、张不听我号令,主公若要我行兵,乞假剑印。”刘备以剑印付孔明,孔明就聚集众将听令。孔明命关羽引一千军往博望坡左豫山埋伏,见南面火起,就焚敌粮草;张飞引一千军往博望坡右安林后山埋伏,准备烧博望城旧屯敌军粮草;关平刘封在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赵云出战,不要赢,只要输;刘备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不得有误。关羽说:“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说:“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着,好自在!”孔明说:“剑印在此,违令者斩!”众将不知孔明韬略,疑惑受命而去。孔明又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却说夏侯惇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队,其余尽护粮车而行。时当秋月,大风徐起。忽见前边有敌军,便摆开人。夏侯惇大笑说:“徐庶在丞相面前夸孔明为天人,今观其用兵,我要活捉刘备、孔明,应我言了。”亲自出阵战赵云。赵云诈败且战且走。夏侯惇不听韩浩恐有埋伏的警告,一直追到博望坡。忽然一声炮响,刘备引军杀出,稍一接应又走。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狭窄处,两边尽是芦苇,忽悟狭处须防火攻。于禁赶上夏侯惇说了,夏侯惇猛省,即令军马勿进。话刚落,只听背后喊声震起,四面八方尽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更猛。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逃。李典急奔回博望坡,被关羽拦住大杀一场。于禁见粮车被烧,投小路逃去。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张飞挺枪而出,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刘备军兵直杀到天明,杀得操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却才收军。关、张二人称赞说:“孔明真英杰也!”行不数里,见糜竺糜芳引军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是孔明,便拜伏于车前。过一会,众将至,班师回新野。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