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唐德宗时,河中府普救寺西厢院,暂住着前朝崔相国的遗孀郑氏和女儿莺莺。莺莺曾许给郑氏的侄儿郑恒,因父丧尚未成亲。一日,莺莺和侍女红娘在佛殿闲耍,与一个来寺游览的青年书生偶然相遇。这书生姓张名珙,字君瑞,西洛人氏,本来是上京应试路过这里,看到莺莺,意惹情牵,十分慕恋,便不去应试了,干脆向长老借一间僧房住到寺里,等候机会。张生听和尚说小姐每晚在花园边烧香,便躲在墙角偷看,并吟诗一首试探,小姐依韵应和,颇有情意,而当他向前相见时,她却走开了。后来张生又趁老夫人做道场,自己也搭了一份斋,得以接近莺莺,两人眉来眼去,神魂荡漾。这时镇守河桥的将军孙飞虎得知莺莺美貌,领着五千士兵包围寺院,要掳莺莺为妻,扬言三日内不献出莺莺,便要焚烧寺院,杀死全体僧俗。形势紧急,别无良方,老夫人依照莺莺之意宣布:有谁能退贼兵,便将莺莺相许。张生遂先敷衍孙飞虎后退等待,再写信给镇守蒲关的故友白马将军杜确。两日后,杜确兵至围解。张生和莺莺各自欢喜,期待着佳期,不料老夫人此时却变了卦,让二人以兄妹之礼相待。红娘知二人情深,有意撮合,让张生弹琴,催莺莺烧香。莺莺听到琴声,深受感动,张生从此也患了相思病,红娘从中穿针引线,传递书简。莺莺的诗笺写的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猜测诗中含约会之意,跳墙赴约,莺莺仍有顾虑,假意训斥。正当张生痛苦万分时,红娘送来好消息:小姐今夜必来。当夜,莺莺在红娘陪伴下果然来到张生住处,红娘在门外守候,莺莺、张生终于得以欢会。此后,莺莺夜来晨去,与张生同居月余。老夫人渐觉迹象可疑,唤来红娘拷问。红娘将事揭明,并指出是老夫人的过失。老夫人怕辱没门风,只好答应这桩婚事,但申言不招白衣女婿,要张生上朝应试,以求一官半职。次日莺莺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生离死别,千万嘱托。半年后,张生果然得中状元,即派人捎书给莺莺报喜。此时偏又横生枝节,郑恒来问亲事,并谎说张生已入赘于卫尚书家。老夫人不辨真伪,便将莺莺再许郑恒。好在张生官授河中府尹,及时来到普救寺,杜确将军也赶来主婚,郑恒谎言露底,撞树而死,而有情人终成眷属。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赵奢收税不畏权
-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最初为赵国的田部官吏。由于不满平原君家拒绝缴纳租税,赵奢按律治罪,前后杀死了从事
-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