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诚
【生卒】:1915—1944黄陂人。1915年8月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七八岁时读私塾,后由三伯资助到汉口新民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湖北省立高中。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哲学系。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中共北平市委决定组织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他首先报名参加,与李昌、于光远等人组成第三团先遣队,徒步南下。1936年2月1日,清华大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杨学诚成为民先队活跃分子。一次,国民党军警到清华园搜捕学生运动领导人,杨学诚安排蒋南翔在自己宿舍内隐蔽,并掩护其安全转移。3月,清华民先队选举李昌、杨学诚为大队领导人。5月,杨学诚加入中国共产党。秋后,任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1937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杨学诚和黄敬、李昌、林一山等跟随刘少奇、彭真一起去延安参加会议。杨学诚在会上发言,汇报了革命学生的思想情绪,并对今后斗争提出建议。会后,回到北平,任中共北平市委学委书记、城西区委书记。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杨学诚和蒋南翔等人秘密筹划组织流亡学生撤离北平,一部分北上参加游击队,一部分南下进行救亡宣传工作。9月初,杨学诚率平津流亡学生来到武汉,并参加中共湖北省委工作,任青委书记。遵照省委指示,杨学诚去鄂中组织抗日武装,发动游击战争。1938年8月,鄂中特委成立,杨学诚任特委书记。11月,参加了设在随县均川镇的抗敌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他以该会名义,办了两期干部培训班,为各县培训了一批党的基层干部。不久,鄂中特委在丁家冲召开会议,确定整编部队工作。会上杨学诚提出“大力搜集武器,发展抗日武装”的要求。会后,杨学诚组织潘家集商民自卫队搜集国民党溃军枪支,在应城矿区扩军。12月,已有步枪50多支,组成3个分队。这时应城巡检司党领导的武装30多人、20余支枪,也到丁家冲会合。通过杨学诚做工作,应城县政府常备队李又唐部200多人也来到丁家冲,正式组成应城抗日自卫队。1939年1月下旬,鄂中区党委成立,钱瑛任党委书记,后由杨学诚代理党委书记。11月中旬,遵照党中央指示,决定撤销鄂豫皖、鄂中、鄂东三个区党委,统一成立鄂豫边区党委,杨学诚任边区党委组织部长,后又兼任社会部长。1940年4月,鄂豫边区新四军的主力奉命东进,留守后方的部队成立路西指挥部,陶铸任指挥长,杨学诚任政委,统一指挥京山、安陆、应山、天门等地的新四军四、五、六团及地方武装,坚持斗争。8月,边区党委决定开辟天西地区为根据地,在南山成立指挥部,刘少卿任指挥长,杨学诚任政委。1941年4月,鄂豫边区行政公署成立,杨学诚当选为行署副主席兼党组负责人。1942年7月27日,华中局指示新四军第五师挺进鄂南地区。杨学诚与刘少卿奉命率领部队向鄂南进发。8月1日从黄冈与下巴河之间过长江,8月2日击溃在刘仁八、谭家河一带的守敌,建立了中共大(冶)阳(新)、武(昌)鄂(城)两个工委。8月5日,又率部向通山大幕山挺进。10日,成立鄂皖兵团指挥部,刘少卿任指挥长,杨学诚任政委。由鄂南返回边区后,杨学诚仍任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副主席。由于长期劳累,杨学诚患了结核性肋膜炎,病情日重一日,终至卧床不起。1944年4月,病逝于大悟山根据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