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
【生卒】:1889—1923原名吉超,号万里,后改名洋,字伯高。竹山人。1889年6月13日出生。9岁,随父读书。1907年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学蚕科。1910年转入郧阳农业中学。辛亥革命爆发后,学校停办,回到家乡,创办国民学校,给学生讲授种桑养蚕知识,并种植大片桑林。后被委为县农务会会长。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毕业后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学法律。1917年毕业后,从事律师职业。加入武汉律师公会后,被选为副会长。“五四”运动爆发后,武昌学生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动,举行示威游行和罢课,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他以律师身份全力开展救援活动,连夜起草宣言传单,倡议罢市。6月12日武昌商民全体响应,在积善堂开会,施洋到会演讲。接着发起组织湖北各界联合会,任副会长。8月,率代表团赴京请愿。后与在京各地代表协商发起组织全国各界联合会,并任筹备委员。11月10日,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宣告成立,被选为联合会评议部部长。1920年春,由沪返汉,发起组织平民教育社,被选为总务主任。并与黄负、刘子通等创办《武汉星期评论》。同年秋,参加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冬,与来汉宣传独立运动的朝鲜青年党人李愚民、赵重九等组建中韩互助社,为支持朝鲜独立而奔波。1921年5月,指导汉口人力车工人反抗车行加租罢工斗争,取得胜利。6月,发起“驱王自治”运动,通电全国,历数湖北督军王占元罪行。旋亲赴湖南求援湘军,并联络湖北自治军,于7月29日联师大败王占元于羊楼司。10月,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12月,汉口人力车工人再次掀起反加租罢工,施与林育南前往直接领导。罢工胜利,即指导建立汉口租界人力车夫工会,受聘为该工会最高顾问和对外全权代表。1922年1月,协助项德隆(项英)建立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粤汉铁路徐家棚工人俱乐部和武汉其他一些工人俱乐部以及工会相继成立,皆聘施洋为法律顾问。因其“极能为劳动界谋利益,劳动界视之如明星”,并亲切地称之为“劳动者律师”。1922年6月,经许白昊、项德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底,与林育南等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10月10日改为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不久,即参与领导了粤汉路武长段工人大罢工。9月23日,受汉口律师公会推举出席上海全国司法会议,并于会上提出数则为人民争自由的重要提案,得到大会赞同。在沪期间,与孙中山及国民党要人多次会晤,就中国政治问题交换意见,赢得国民党中进步人士的赞许和好评。10月17日回汉,指导汉口烟厂工人两次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施洋以湖北工团联合会、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的身份,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军阀吴佩孚撕破“保护劳工”的假面具,禁止大会召开。2月1日,施洋和代表们奋不顾身,冲破军警阻拦,拥入会场。当军警破坏会场时,施洋大声演说,号召工人代表奋起斗争。到会工人代表与军警拼斗达数小时之久,才冲出重围。当晚,总工会秘密开会,决定自2月4日起,举行京汉全线总同盟罢工;同时决定,总工会由郑州迁汉口江岸办公。施洋等连夜乘车返汉。2月4日,京汉全线总罢工开始。吴佩孚、肖耀南密谋镇压。这时党和工团联合会组织武汉各工会、学校等前往江岸慰问和支援。2月6日,在陈潭秋、林育南的领导下,开了万人慰问、支援大会,首先由京汉铁路总工会代表介绍罢工情况,继由林育南、施洋讲话。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施洋、林祥谦、曾玉良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2月7日,敌人对罢工工人开始进行镇压,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等壮烈牺牲。当晚施洋回到家中不久,十几个便衣警察、侦探闯进住所,非法将他捕走。当晚被解至武昌陆军审判处,戴上脚镣手铐。次日审讯,他大义凛然地提出抗辩。11日,为争取同狱难友的年关福利,草拟申请书。12日,又为难友草拟假释诉状。13日,以“监狱乐”为题写诗一首:“人人都说监狱苦,我坐监牢反觉乐。不要钱的衣给我穿个鼓堆堆,不要钱的饭给我吃个肚儿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4日,吴佩孚给肖耀南下达秘密杀害施洋的电令。15日清晨,施洋身穿灰色长棉袍,脚穿一双黑布棉鞋,神态自若,昂然走出一号牢房门。在刑场上,施洋与敌人进行了最后的斗争。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不怕人,不怕事,不怕死,堂堂做人,反对强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执法官惊恐万状,气急败坏地连声叫喊:“开枪!开枪!”施洋振臂高呼:“劳工万岁!”壮烈牺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