酃县
(1)西汉高祖置。《水经注》:“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今衡阳市区、衡南、安仁县地。故城在今衡阳市东酃湖旁。汉属长沙国(郡)。三国、西晋属湘东郡。东晋太元二十年(398)省,并入临烝县。(2)南宋嘉定四年(1211),分茶陵军的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今炎陵县地。治所在洣水上游支流河漠水北岸旧霞阳镇,即今炎陵县治。历代无变更。宋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明、清两朝属衡州府。1914-1922年属衡阳道。1937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0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9年酃县并入茶陵县。1961年复置酃县。1994年撤销酃县,改置炎陵县。其隶属关系为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郴县专区。1961年属湘潭专区。1983年属株洲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在哪里
- 蒙古包呈圆形,一般高为3.3米至5米,其架设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再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
-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