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
位于湖南省北部,居澧水下游,洞庭湖的西北部。北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相邻。隋开皇(581-600)初置松州,兼置澧阳县为州治,寻改松州为澧州。大业(605-617)初改澧州为澧阳郡,州、郡、县同治于澧水南太和村(今澧南乡邢市村)。唐武德四年(621)又将澧阳郡改名澧州。天宝元年(742)复名澧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置澧州,仍治澧阳县。大历十四年(779)移州,县治于今县城。五代置澧州。宋朝称澧州澧阳郡。南宋建炎四年(1130)迁治于仙眠州南岸陶家市山寨。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澧阳路。大德十年(1306),一说至正十六年(1356)路、县治迁于新城(今津市市新洲镇)。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置澧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迁府治于今县城。洪武九年(1376)降为澧州,并省澧阳县入澧州。清雍正七年(1729)升直隶州。1913年废澧州,改置澧县,仍治今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2月将湖北省公安县的同德小垸划归澧县,同时将澧县的罗田乡、刘功乡、太平垸划归公安县。1953年9月又将松滋县坌处乡的媛水街及打鼓台、唐坪乡、爱市乡第四组划归澧县。1952年9月县人民政府由城关镇迁驻津市镇,1954年又迁回城关镇。1955年2月再将公安县第六区的严家嘴乡划归澧县。1979年12月划澧县的津市镇,新洲公社的关山大队、团湖大队,灵泉公社的大旗大队等第三次重置津市市。现属常德市。县人民政府驻澧阳镇。面积2075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回、土家、苗等民族。澧县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西北部多山地和丘陵,东南部是著名的澧阳平原,平原和湖泊约占全县面积的一半。太青山海拔1020米,为境内最高点。澧水及其支流涔水、澹水、道水、松滋西河流贯全县。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1372.4毫米间。矿藏有煤、铁、芒硝、石膏、岩盐、水泥灰岩、膨润土等。澧阳平原系全国商品粮、棉、油重要生产基地。澧县为全国棉花产量百强县、全国油料产量百强县。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蚕桑、食用油、鱼、蛋等。工业有啤酒、化工、采掘、建材、包装彩印、制药、医疗器材、油脂化工、纺织、肉类食品加工、电讯器材等。交通有焦柳铁路穿过县境西部。207国道和302、304省道贯穿,公路汽车可通往各乡镇,水运以澧水及其支流为主要航道,常年通航。澧县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有彭头山遗址、城头山古城址、八十垱遗址、十里岗遗址、鸡叫城遗址、丁家岗遗址、澧州故城、松州故城、华阳王府遗址、钦山寺、澧县文庙、八方楼、多安桥、蜚云塔、花瓦寺塔、花瓦桥、余家牌坊、滟洲、天供山森林公园等。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千古谜团被揭开让世人惊叹
- 诸葛亮的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以讲是诸葛亮一手打造了蜀汉政权运作的基本框架,诸葛亮且在北伐途中病死于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