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伶
侗族的自称,侗语的汉字译音。“仡伶”,在侗族语言中,除侗家人、侗族含义外,还有“隔离”、“设围”、“阻拦”、“防范”含义,意指侗族聚居于被大山阻隔的自然环境中,周围有高山、森林等天然屏障,村寨周围又有防备异族和猛兽入侵设置的“棘围”。侗族自称“仡伶”或“仡”,最早见于宋代的汉文典籍。《老学庵记》:“辰、沅、靖州蛮,有仡僚、仡
、有山瑶。”《溪蛮丛笑》载:“五溪之蛮,……环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苗、曰瑶、曰僚、曰仡伶、曰仡佬。”即指今聚居于湘西南与滇、桂边界的诸少数民族。据史学家考证,今聚居于湘、黔、桂三省交界一带的侗族,其来源:一说,是古百越中骆越的一支。该地区至今有许多“骆”音命名的山、地和村寨。侗族也保留了骆越的生活习俗。另一说,源自僚。百越消失后,南北朝时这一带活跃着僚人。《宋史·蛮夷传》载:“宝元二年,辰州秸僚三千余人款附。”明顾炎武曰:峒僚者岭南溪洞之民,古称山越。《明史》称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吴勉为“蛮僚”。明《赤雅》曰:“侗亦僚类。”从现在侗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看,越人、僚人习俗遗迹随处可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