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
黄老学派哲学命题。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称》:“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说明对阴阳对立的重视。接着举了自然和人事中大量阴阳对立的现象,如“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信(伸)者阴(阳)者(而)屈者阴。主阳臣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长阳少〔阴〕。贵〔阳〕贱阴。达阳穷阴”等等。这些阴阳的区分,有的虽不尽准确,但说明黄老学派对阴阳对立现象的极端重视。《称》还指出:“诸阳者法天,天贵正,过正曰诡……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把阴阳对立又归结为地天、柔刚、雌雄对立,表明帛书对矛盾的普遍性已有一定认识。《十六经》中还有《雌雄节》一篇,专论雌雄对立,而提倡雌节,与上段思想也是一致的:“凡人好用雄节,是胃(谓)方(妨)生……凡人好用〔雌节〕,是胃(谓)承禄。富者则昌,贫者则穀。以守则宁,以作事则成。以求则得,以单(战)则克。厥身则〔寿,子孙则殖,是谓吉〕节,是胃(谓)绔德。”这一思想与《老子》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第28章)和“柔弱胜刚强”(第36章)是一脉相承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