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道循理
黄老学派哲学命题。《经法·四度》:“执道循理,必从本始,顺为经纪,禁伐当罪,必中天理。”本意是说明君主和大臣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把握事物的规律,而要把握事物的规律,还应该探讨其本原。《经法·六分》中有“主执度,臣循理者,其国朝(霸)昌”的话,说明了掌握规律的重要性。在《经法》中,道比理具有更加根本的意义。道是生物的本原,它“虚无刑(形),其裻冥冥,万物之所从生”(《道法》),当然也为理所从生。但道又具有根本规律的意义,“物各〔合于道者〕,胃(谓)之理”(《论》)。这里讲的“理”则是各种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可见,所谓“执道循理”就是既要把握事物的根本规律,又要把握各种现象的具体规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