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思想史著作。王兴国著。此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最终成果,也是文选德主编之“走向21世纪论丛”之一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33.1万字。全书分三篇12章。第一篇:“实事求是”从考据学命题到哲学认识论命题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篇:“实事求是”命题从中国传统哲学命题向克思主义哲学命题的转变;第三篇: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在第一篇中,作者对“实事求是”命题从西汉出现到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对它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改造,这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作者提出,“实事求是”这个命题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但在长时期的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中,却赋予了它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一部“实事求是”命题从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史,实际上蕴涵了从汉代到清代经学史中内部两派斗争的历史,同时也蕴涵了从汉代到近现代不同哲学派别斗争的历史。因此,毛泽东在对“实事求是”命题进行马克思主义改造时,他所继承的决不仅仅是《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所说的“实事求是”四个字,而实际上是通过对“实事求是”命题的改造,对中国古代经学、哲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和吸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