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观
位于湖南郴州苏仙岭顶峰,亦称顶庵,苏仙岭为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十八福地,亦称“寿山福地”。相传汉文帝年间苏耽在此得道,故改名苏仙岭,膜拜苏耽而建观。该观曾受唐宋皇朝多次赐封。宋至明清累经修葺。门额有汉白玉石盘龙御碑,为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所赐,上书“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十年动乱期间,观内的大小菩萨、雕塑、文物、铁钟等设施毁于一旦,庵宇亦遭严重破坏。1978年,郴州市政府拨款59.3万元按宋代建筑样式重新修建,在保持原主体建筑基础上改土木结构为钢筋混凝士仿木结构,门额上横书“天下第十八福地”,两旁书“云雾岩壑下,乾坤指点间”门联。建筑精湛雄伟。中为正殿,东厢称南海,西厢称西湖。南海两间小房为爱国将领张学良被幽禁处,现辟为屈将室。正殿分三厅,上厅正中塑苏仙童年像,中下厅两壁绘有描述苏仙为民治病、造福乡里的“橘井泉香”传说。人物栩栩如生,造型各异。建筑古色古香,富有民族色彩。1994年改为寺院,名南禅寺。观之北侧有一块3米多高的突额巨石,称“升仙石”,又名“跨鹤台”,传为苏仙升天处,峭壁上有唐代石刻“跨鹤台”三大字,石上有脚印,相传为苏氏跨鹤升仙时所留。在上侧的平面青石上,尚有苏仙与王仙对弈的围棋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雍正杀子之谜
-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