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石门县志
14卷,首1卷。清林葆元、陈煊修,申正飏等纂。林葆元字树青,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同治五年(1866)任石门知县。陈煊字春皆,贵州湄潭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同治七年(1868)任石门知县。申正飏字旭亭,石门人,贡生,候选训导,著有《旭亭诗文集》。是志远溯明、清诸旧志,上承苏益馨《(嘉庆)石门县志》,纪事止于同治七年。分天语、星野、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祀典、人物、列女、祥异、艺文、杂类14门71目,约30万字。艺文所辑,多有关地方建置政教文词,足资考证故实;杂类摭史纪闻,订讹补缺;唯天语一门所录诏谕宸翰并非全与本邑有关,藉为冠冕,有失体裁。全志体例尚属完备,门目清晰,正误补缺,尚称佳志。始修于同治六年(1867),次年成书付梓。现存同治七年文昌阁原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重排铅印本。
上一篇:(同治)安福县志
下一篇:(民国)安乡县志初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 姬昌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伯邑考 电视剧照古人的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论.如孔子就排行老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
-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项燕与项羽的关系
- 项燕是楚国的大将,而且项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将领,楚国最后被秦国灭国也是因为项燕在最后一次抗秦的战役中失利,这一切是不是都看起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