筻口铜器墓
春秋墓葬。位于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凤形山。1986年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中型土坑竖穴墓,墓口长5.5米,宽4米,深达7.1米,南壁有龛。出土物全为铜器,共10件,计戈2件、鼎2件、簠、盏、盉、盘、匜、匕各1件。除戈出于墓底外,其余全出于壁龛中。鼎盖上为圆形透空抓手,饰重环纹;盖面饰绹索纹,蕉叶纹、蟠虺纹,盖与鼎口沿用扁平卡扣卡住,鼎长方附耳,深腹圜底,兽蹄形足,腹饰绹纹、蟠虺纹、蕉叶纹。盏的形体呈扁圆状,盖方唇平沿直口,盖面铸4个对称小环耳,透空圆形抓手由十数条蛇盘绕缠结而成;器身直口平沿深腹圜底近平,下附3个由2条小蛇盘结而成的透空兽头形足,器腹上部2个对称的较大的镂空兽头形耳和2个较小的环纽;兽形耳由8条小蛇和2条大蛇盘绕扭结而成;盖与腹内壁有相同的8字篆体铭文“圅子自作铸其盏盂”。盉为扁圆体,兽首形流,蟠蛇组成的盉扳;盖面饰蟠虺纹、蕉叶纹、腹饰蟠虺纹和绹索纹。匜为兽首流,兽形扳,小蹄足,腹饰蟠螭纹和绹索纹。盘为浅腹,平底,三兽头形曲足,腹饰蟠螭纹,方形附耳,出土时内盛有匜和盉。匕之首为马头形,有环。戈之长胡直内阑四穿、内一穿。该墓葬出上器物的形态特征似为楚器,铜鼎为典型的楚式鼎,故其年代可定为春秋中期,是湘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座楚墓。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