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起义浏阳、萍乡、醴陵之战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又称丙午萍浏之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同盟会在湘赣边界地区组织的反清武装起义。光绪三十二年春,同盟会总部派遣刘道一、蔡绍南从日本回湖南运动军队,联络会党,组织起义。刘道一在长沙筹划全局,蔡绍南往萍乡等地策动会党首领龚春台等联合各地山堂,成立洪江会,推龚为首领,计划于旧历腊月底在萍乡、浏阳、醴陵三处同时起义。十月十九日,洪江会头领廖叔宝集众二三千人在浏阳麻石猝然起义,龚春台、蔡绍南即以总机关名义通知各地同时发动,起义全面爆发。起义军先后攻占浏阳高家头、萍乡上栗市、宜春慈化等地。龚春台被推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都督,发布起义檄文。湘赣边界各地纷起响应,浏阳洪福会姜守旦率万余人宣布起义、醴陵洪江会李香阁率千余人起义,并进攻县城。旬日之间,起义队伍便发展到数万人。东京同盟会总部获悉后,即派宁调元、胡英、杨卓林等回长沙响应。清政府急调湘、鄂、赣军队5万余人来“围剿”起义军。起义军鏖战匝月,终因分散作战,互不统属,被清军各个击破,蔡绍南、萧克昌、刘道一等先后被捕牺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什么“崇拜关羽”基于当时社会“崇拜关羽”的原因
为什么“崇拜关羽”基于当时社会“崇拜关羽”的原因
“关羽崇拜” 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是基于当时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真实关羽的良好德行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有“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之称,“
密须国是怎么灭亡的,跟姬昌有什么关系
密须国是怎么灭亡的,跟姬昌有什么关系
远古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夏族和商族。夏族,居住于今甘肃、陕西及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一带。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