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毛泽东提出的战略策略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为解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战胜强敌这一重大革命战争的课题,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以后,针对不同的敌人他又多次强调过这一原则,并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一原则的客观依据。在《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将这一原则表述为:“为了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在一个长时间内形成一个概念,就是说,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其基本精神是,在全局上、整体上要藐视敌人,不被敌人的气势所吓倒;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上一定要重视敌人,要认真对待,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中国人民的革命军队,正是遵循了这个战略战术原则,从总体上树立敢于藐视物质力量雄厚和武器装备先进的国内外敌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具体的战役战术问题和具体作战部署上,则慎重从事,善于在局部战役战斗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并最终战胜敌人。这一原则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的中国特色,对今后反侵略战争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下一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 列宁曾称赞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然而其领导的“熙宁变法”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其中的是非功过也只能留与世人评说。王安石(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