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省垣学生罢课
近代最大一次学生罢课活动。1919年6月3日,为声援五四爱国运动、声援北京学生而举行的一次全省大规模的罢课活动,6月4日在长沙《大公报》上刊登了《罢课宣言》,《宣言》指出罢课原因是因中国“外交失败,内政分歧,国家将亡,急宜挽救”,而“政府于外交既无补救之良方,于内政复无坚决之表示”,一味“因循故息,甘陷沦亡”,因此,“湖南学生出于良心之感发,鉴于时势之要求”而举行罢课,目的是“力行救国之职责,誓为外交之后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卫青和皇后卫子夫为什么会随母姓?
- 最近王珞丹主演的《卫子夫》这部剧很受关注哈。关于卫青和卫子夫的姓氏,司马迁给出了一些史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大将军卫青者,平阳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