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书院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在湖南长沙。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栻随父张浚迁居潭州(今长沙)时创建于城南门外妙高峰下。有丽泽堂、书楼、蒙轩、卷云亭、月榭、听雨舫、纳湖、琮谷、采菱舟、南阜等,称“城南十景”。张浚书“城南书院”额。乾道三年(1167),朱熹自闽来访,与栻会讲于岳麓、城南二院,互咏“十景”。后废,其地建高峰寺。明正德二年(1454),参议吴世忠、提学陈凤梧等谋复,未果。嘉靖四十二年(1563),推官翟台始复厅堂五间于寺下。万历六年(1578)又废。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生员易象乾等倡修。雍正十一年(1733)与“岳麓”共享帑金一千两,同称省城书院,但只在长沙府招生。乾隆十年(1745)巡抚杨锡绂以岳麓书院隔江“每校课为风涛所阻”,就南门内天心阁下旧署改建,仍名“城南”。辟御书楼、礼殿、讲堂及“正谊”“主敬”、“进德”、“存诚”、“居业”、“明道”六斋,凡84间,藏书数千卷,移“岳麓”生童肄业其中。二十一年(1756),巡抚陈宏谋复移诸生员于“岳麓”,留童生及新生于“城南”。道光二年(1822)为“远尘俗之嚣,聆清幽之胜,踵先贤之迹,兴尚友之思”,巡抚左辅等迁返妙高峰旧址,宋时十景“举其六”,建山长居、监院署、文星楼等,修南轩祠以祀张栻,辟六斋等凡120间,“堂构整齐、斋房栉比,规模视昔什倍”。又增购图书至10,555卷。改为“通省肄业之地”,内外学正附课生额扩为138名,与岳麓相等。道光二年(1822)清宣帝旻宁御赐书“丽泽风长”额,以为表彰。时左撰《记》以明其“仰希古哲”之意,诫诸生“履先贤之居,求先贤之学”,成为“经明行修,立体备用”之士。咸丰二年(1852)兵毁。山长陈本钦修葺,“文人日盛”。同治光绪间屡有修建。乾嘉以来,山长如贺熙龄、余正焕、胡达源、何绍基郭嵩焘王先谦等,皆一代名师。讲学大多汉宋并重,尤重经济之学,造就人才甚众,最著名的有曾国藩、李元度、黄兴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巡抚赵尔巽改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次年改称中路师范学堂。1912年始改名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杨昌济、徐特立、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郭亮、李维汉、萧三等先后在此学习、工作或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题“第一师范”校名。1968年依1912年原貌复建。今继续办学,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城南书院志》。

上一篇:洣江书院 下一篇:洣泉书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