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书院
原名梅溪书院,一名“正谊”,在湖南新化。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于肖龙建于城隍庙左(今县政府),实为义学。乾隆十年(1745)知县张宗衡迁建于庙右。十七年(1752)知县戴高扩建学舍,增辟考棚。二十七年(1762)知县王业想另建书院,未果。四十年(1775)知县黄九叙别建于考棚旁,名讲堂曰“正谊”,人即以“正谊”名院。嘉庆、道光年间多有修葺,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林联桂置学田160石。二十七年(1847)邑人以院小难容诸生,请知县李寅庵迁建于城南梅树村承熙寺,改名“资江”,并增田租1000石以供经费。陈天华、曾继梧、游范程等皆受业其中,为佼佼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旧址今为县城关第三小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魏文侯招贤兴国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
-
-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