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江书院
在湖南醴陵。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管乐倡建于城东门内。有讲堂、斋舍、朱子祠等,前建考棚。以前临渌水,故名。道光九年(1829)知县陈心炳迁建于靖兴山麓宋西山书院故址,有头门、讲堂、内厅及“主敬”、“正谊”、“明道”、“存诚”、“道德”、“居业”六斋,旋又增“日新”、“又新”二斋,招正副课生童80人肄业其中。原书院概作考棚。教学重考课,规定诸生必须“居斋诵习,月课以文”,设“课簿”以登记其考试名次。每人“立功课簿一本,每日清晨、午间、灯下功课,逐一注簿。如理经史何书,于何起止;理古文时文某篇,诗某首,学书临帖,据实登填,候山长不时抽阅叩问。总期切实用功,毋庸虚假。”山长如陈梦元、张九钺、周锡溥、余廷灿、罗汝怀等,皆一时名流。道光十六年起,左宗棠主讲三年(1836-1838),每月“朔望会订功课日记,为之引掖而督纨之”,又本“制外所以养中,养中始能制外”之旨,取朱熹《小学》八则,“订为学规,以诏学者”。光绪五年(1879)知县连自华设经课,教以训诂词章之学。十七年(1891)罗正钧任山长,讲王夫之《噩梦》、《黄书》,宣传反清复明思想。二十八年(1902)知县张致安集诸生“谈时务”,并以新学课士。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改称中学堂。1912年,中学堂并入长郡中学,其地先后设农业学校、县立中学、乡村师范、县立师范等。1951年并入醴陵一中。今为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1982年全面整修,恢复书院主体建筑,开辟陈列室,对外开放。有《渌江书院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他在《史记》中写活了许多历史人物,其卷六《陈丞相世家》中精心刻画的陈平的形象便是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赵奢收税不畏权
-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最初为赵国的田部官吏。由于不满平原君家拒绝缴纳租税,赵奢按律治罪,前后杀死了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