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书院
在湖南益阳瑶华山麓(今石笋乡),前临志溪。清咸丰三年(1853),邑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创建,以其父达源曾著有《弟子箴言》,故以“箴言”名。工末成而身殁(1861)。至同治二年(1863)始成。有大门、先圣祠(祀孔子)、宫詹公祠(祀达源)、大堂、书楼、半学、志道、据德、依仁诸斋,凡四进九十六间,另辟射圃、化字塔(字藏),可居生徒120人。藏书1,355部(31,738余卷)。存谷2,225石。书院规章为胡氏生前所定,设山长、监院、首事、掌管、司书等管理教学、行政事务。山长聘请“品行端正,经学淹通,有名于时,无玷于躬者”担任,一年一任,“允惬众论者”可连任;监院“必择素有品望,能调和舆情面不偏党,识时宜而不执拗者任之,无定期日,以功过而久暂之”。掌管、首事、司书等皆“视勤惰、公私而久暂之”;每年在全县招正、附生童各25名,胡氏子弟必得一体考试合格者,才准入院,贯通一经、精熟三史,或算法、地舆、水利、小学、典制、掌故各擅专门者,可免试列入正课。月课三次、二次时文,一次经史诗赋。学分汉、宋、经济、词章“四端”,诸生可择其所好而习,但“必归实践躬行”,以期“考证不涉繁芜,义理不嫌空腐,经世皆为有用,立言弗至无根”。为学秩序汉、宋、经济、词章各异,可先分别读《说文》、《三礼》、《近思录》、《大学或问》、《通鉴》、《三通》、乐府、史汉、文选,“既熟,再及其余”。“读书之法,先教以墨守,次教以融会贯通”。同治四年(1865)始聘王龙文主讲,订《箴言书院学程》,分经史、立身、治事、为文课士,继任者有黄自源、庄受祺、朱锦、程霖寿等。光绪十三年(1887)改为校士馆。1911年改名箴言学校,旋改名县立第二高等小学。1924年3月因雪峰山土匪袭击,学校停办,藏书由胡氏后裔运于乡贤祠保存。抗战时,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入。1954年益阳县一中迁此至今。现存书院原建筑6栋50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