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学规
清王文清于乾隆十二年(1748)手定,由门人曹盛朝、吴绍熙勒石嵌于岳麓书院讲堂右壁。全文18条:(1)时常省问父母;(2)朔望恭谒圣贤;(3)气习各矫偏处;(4)举止整齐严肃;(5)服食宜从俭素;(6)外事毫不可干;(7)行坐必依齿序;(8)痛戒讦短毁长;(9)损友必须拒绝;(10)不可闲谈废时;(11)日讲经书三起;(12)日看纲目数页;(13)通晓时务物理;(14)参读古文诗赋;(15)读书必须过笔;(16)会课按刻蚤完;(17)夜读仍戒晏起;(18)疑误定要力争。学规内容包括道德修养和学习态度与方法二个部分。前者主张以中国传统的主要道德规范约束学生,尊敬父母,尊贤爱圣,艰苦朴素;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也有严格要求,要求读书要动脑和动手,学思结合;一日事一日毕,不可废时闲谈;学习要穷根究底,不可以不知为知,不可浅尝辄止;要刻苦用功,不可一曝十寒。此石碑今仍嵌于岳麓书院讲堂,其拓片流传海内外,为学者所注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