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4 13:04:0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赵奢,是战国时赵国人。他一开始只是个收田租的小官吏,后来被平原君推荐给赵惠文王,赵王让他管理国家税收,结果使得国库充实,百姓富裕。
后来,秦国征伐韩国,大军驻扎在阏与。韩国是赵国的邻国,赵王决定派兵救援。赵王召来大将廉颇,问他:“你看韩国之危可以解救吗?”
赵括
廉颇回答说:“道路遥远,阏与的地势太险要,实在难以解救。”
赵王又召来大将乐乘询问。结果回答的和廉颇一样。又召来赵奢询问,赵奢回答说:“道路遥远,地势险要,两军一旦交战,就将如两鼠斗于穴中,勇者将胜。”
赵王于是命赵奢为将,率军援救韩国。赵奢精密策划,出奇兵勇夺阏与,大破秦军。赵王赐赵奢号为马服君,赵奢从此就与大将廉颇齐名了。
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从小就喜好习兵法,谈军事,渐渐就觉得自己是天生的将才,而且天下没有谁比得上自己了。赵括常与父亲赵奢谈论兵法,有时赵奢也难不倒他,但也从来没有夸奖他。赵括的母亲向赵奢询问缘故,赵奢说:“括儿只是嘴上谈兵而已。
带兵打仗是极复杂的事情,牵涉到千万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兴亡,可是括儿谈起来很轻松,如儿戏一般。假使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就罢了,如果真的用他为将,使赵军破败的就一定是他了!”
这时赵惠文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孝成王做了国君。过了七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两军相持于长平。这时赵奢已经死了,赵军由老将廉颇做主帅。赵军几次出战,都失败了。于是坚守城垒,不再出战。
秦军屡次挑战,廉颇都不予理睬。秦军久攻不下,就放出流言说:“廉颇老了,畏首畏尾,不足为虑。秦军最害怕的,是赵国任命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
赵王听信了流言,就命赵括为将,替代了廉颇。这时相国蔺相如正病重在床,听到任赵括为将的消息很着急,马上派人对赵王说:“大王只是以赵括的虚名任用他。赵括虽然熟读了父亲的兵书,但没有实战经验,不会灵活运用。今日用他为将,是很危险的!”赵王没有听他的。
赵括将要出发时,他的母亲跑到宫廷对赵王说:“可千万不要用赵括为将啊!”
赵王问:“为什么?”
括母说:“赵括的父亲为将时,由他供养的谋士有数十人,同他友好往来的有数百人。大王赏赐给他的财物,他都分给了军中将士。他自受命为将之日起,从来不过问家事。可是现在括儿一旦为将,就高高在上,军中将士对他都不敢仰视。大王所赐财物,他都藏在家里,每天考虑着买房屋土地的事。他哪里能同他父亲相比?父子的心思、作风完全两样,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做将军!”
赵王还是不听,对括母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
括母见赵王不听,就请求说:“如果大王坚持要括为将,万一有不称职的时候,请不要牵连家属。”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以后,轻率地撤换军官,改变了廉颇的军事部署。秦将白起探听了赵军的虚实,便纵奇兵断绝了赵军的粮道,把赵括军队横截为两部分,并分别包围起来。赵军士卒被围困,断粮四十多天,军心涣散无斗志。赵括无计可施,于是冒险突围,被秦军弓射手射中身亡,赵军全军四十万将士都投降了秦军,被秦军一夜间全都活埋了。赵国的青壮年几乎全部死于这场战争中。第二年,秦军又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长达一年多,幸亏楚、魏两国相救,才免于覆国的厄运。
赵王因为括母有言在先,赵括家属才没有受到株连。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的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故事中失败的原因在于赵括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