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关系的解除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收养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它依一定法律规定而成立,也因一定的法律规定而被解除。收养关系的解除有两种形式。即,双方自愿解除和诉讼解除。(1)双方自愿解除,也称“两愿解除”、当事人协议解除。双方自愿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自愿、收养人与成年被收养人自愿。协议解除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双方同意解除收养关系。②对财产和生活问题已做出适当的处理,并且无争议。③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养子女的同意。上述条件必须同时具备。(2)诉讼解除。是指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而另一方不同意的,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解除收养关系。《收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此项条款,在收养人不同意的情况下,送养人可以根据诉讼程序,单方面地解除收养关系。《收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商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此规定,收养人或成年的被收养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单方面地解除收养。但“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之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除非送养人同意。诉讼解除应具备如下条件:①一方要求解除。②另一方不同意解除收养关系。③双方达不成协议。④并非属于法律禁止解除的情况。不管是协议解除,还是诉讼解除,解除收养关系的时候,必须妥善处理由此而引起的财产和生活问题。①“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收养法》第二十九条)②因成年的养子女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有权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养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③养子女在收养期间个人所得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归养子女享有。不管解除收养关系的原因是什么。④养子女尚未成年,而“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要求补偿收养期间养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收养法》第二十九条)养子女尚未成年,而养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不补偿收养期间养父母支付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赌博赛马和走狗简介:“寄奴百万成孤注,拼付骅骝一蹶输”
古代赌博赛马和走狗简介:“寄奴百万成孤注,拼付骅骝一蹶输”
赛马是古今中外各民族都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竞技活动。然而从古代起,这种激烈的竞技活动便染上了赌博的色彩。战国时孙膑赛马的故事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范雎的反间计
范雎的反间计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赵奢怒斥平原君
赵奢怒斥平原君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专管征收赋税的机构。年轻的税吏赵奢,就在这个机构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