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智湛

书籍: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作者:雪犁 朝代:1994-10-01 专题:书籍
【介绍】:

高昌麹氏王国最未一代国王,麹智盛之弟。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唐将侯君集平高昌后,随麹智盛来至长安,太宗授其为右武卫中郎将、天山郡公。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安西都护府退回高昌,以麹智湛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西州刺史,前往镇守。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五月安西都护再迁龟兹,高昌改为西州都督府,麹智湛则以左骁卫大将军、天山县郡公兼领西州都督。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又由都督改为刺史,寻卒。有子麹昭,能辞章,历司膳卿;弟麹崇裕,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为右武威翊府中郎将,交河郡王。

上一篇:麹智盛 下一篇:令狐德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