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司马相如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个怎么样的人?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19 21:44:2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司马相如简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本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个怎么样的人
无论是史书记载,亦或是千百年来百姓心中,才华横溢、机敏睿智的司马相如毋庸置疑为一代天骄。他与卓文君的唯美爱情更是为人乐此不疲的称道。然则一期《百家讲坛》竟掀起一番争论司马相如品行的热潮。
《百家讲坛》中,王立群先生称相如“无德”。他认为在《史记》中,司马迁是因惜司马相如之才,曲笔隐瞒了司马相如的鄙陋。其一,《史记》中记载文学家的只有两篇,一是写屈原,一就是司马相如。在司马迁心中司马相如和屈原可以相提并论,那么“有意隐瞒”相如卑劣就情有可原。
其二,司马相如其实是诱骗卓文君的说法在《史记》中有迹可循。“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临邛令假装对相如恭敬,日日前去拜见),中的“谬”是写这是串谋好吸引卓父的注意;“相如谬以令相重”(相如假装与县令相互敬重),中的“谬”又写出后来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打动文君实则是诡计。二“谬”隐晦指出司马对待文君是一场阴谋。而在班固的《汉书》中,则直截了当写出这一事实,“为不得不以而强往”(“为”通“伪”,相如佯装不愿赴卓父宴),写明司马的虚伪。
因此司马相如被冠以三宗罪:一是骗财骗色,一是动机不纯,一是喜新厌旧(为仕后想抛弃文君另娶他人)。一夕之间司马从谦谦君子变为了卑劣小人,引发了学术界以及社会对此的激烈争论。
部分史学专家对王立群教授的观点不以为然,他们为司马相如辩驳,称王某是对历史妄加揣测,歪曲事实。对相如与文君爱情的拥护者也为之辩诬。他们认为,学术和市场一挂上边就不严谨了,并且仅仅两句相似的话语影射出相如的恶劣毫无可信之处。
司马迁是一位德行兼备的英雄,那么英雄惺惺相惜也不无道理,何况近朱者赤的言论也是自古就有。且《百家讲坛》就是冲着“诋毁”司马而来,气势汹汹,十之八九都是其坏话,总是让人觉得丑化了司马的形象。传颂两千多年的人与故事即便不全是对,那也不会与传言判若云泥。
关于司马相如品行的争论众说纷纭,由于对其记载较少大多也是后人所揣摩,那么司马相如是一位德行兼备的才子,还是卑鄙恶劣的小人,就看你是相信这段千古佳话,还是认为历史总不如想象美好了。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