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代止赵王伐燕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0-19 17:43:3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
苏代是战国时期名士苏秦的弟弟,也是一位著名的纵横家。
苏代
有一次,赵惠文王要攻打燕国,燕王就让苏代去劝阻赵王。苏代知道,如果发生战争,对赵、燕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决心劝阻赵惠文王改变这个主意。
见到赵惠文王后,苏代先不提战争的事,却对赵惠王说了一件他在易水河边看到一件新鲜事:
有一只很大的河蚌,正张着壳在河边晒太阳,柔和的阳光照在它白嫩的肉上,真是舒服极了。可是,从河蚌的后面偷偷地走来一只精瘦的鹬鸟。
它这时十分饥饿,举起尖利的长嘴巴,向河蚌露出壳外的鲜嫩的肉一口啄了过去。
河蚌受到突然袭击,急忙夹紧坚硬的外壳,把鹬鸟的长嘴巴牢牢地夹住了。
鹬鸟做了一番挣扎后,一点用都没有,河蚌的硬壳越夹越紧,于是恨恨地想:“河蚌呀河蚌,你不要这样凶狠,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不是要干死渴死吗?我就等着吃你的死蚌肉了!”
河蚌的那一块嫩肉依然在鹬鸟的长嘴巴里,十分疼痛,可它也不甘服输嘲笑鹬鸟说:“你要吃我的肉,我就要你的命!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也非干死饿死不可!”
它们两个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这时,有个渔夫远远地看见了这边的动静,就疾步跑过来,伸手把它们两个都逮住了,放进了鱼篓。鹬鸟和河蚌成了渔夫的囊中物,后悔也来不及了。
赵惠文王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很有意思。苏代趁机转入正题,说:“我听说大王要出兵攻燕。燕赵两国国力相当,赵国在几年内不可能把燕国打败,势必长期相持下去。强大的秦国看见燕、赵都疲惫不堪,一定会像易水边的渔夫那样趁机从中渔利。这对赵国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发兵攻燕的事还请三思而行啊!”
赵惠文王恍然大悟,恳切地说:“我们不能做鹬和蚌那样的傻事,而让秦国得利。出兵燕国的事以后就别提了!”
-
- 欧阳修“乱伦”,是耶?非耶?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官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