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19 21:49: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说到《白头吟》,其中的一句佳句可谓是流传至今,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首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女卓文君。卓文君不仅是有才,也是一位貌美的女子,尤其擅长鼓琴,她和汉代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到如今还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她也有很多佳作流传后世,像提到的《白头吟》,还有《诀别书》《怨郎诗》都非常有名,数字式的《怨郎诗》也是最后让知命之年的司马相如回心转意的一首佳作。
卓文君十六岁就嫁人了,后来因为丈夫去世,于是不得不回到娘家住。有一次,卓家大请宴席,司马相如就在其中,得知卓家有女卓文君,在酒劲正酣时机,司马相如便弹奏了一首《凤求凰》,以对文君表达内心的感情。
这使卓文君心中非常欢喜,她躲在门缝后面偷偷的看司马相如,这一见,就钟情了,心里是按捺不住的爱慕。随后,不顾家人的劝阻,不顾父亲的百般阻挠,卓文君凭借自己对追求爱情坚定不移的向往,在夜间之时逃出卓府,毅然决然的跟随着司马相如私奔了。当时司马相如还是个穷书生,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过得是非常清苦。可是这两个人有着自己对爱情的诠释,即便生活艰难,他们的感情却相当稳固。
可是,在司马相如被举荐做了官之后,常常待在京城,看遍了京城里的如烟美人,并且官场上也算是如鱼得水,因此,就不归家的他竟然萌发了纳妾的意图。曾经共患难的两个人,曾经陪着他度过那段难捱的日子的卓文君,就这样渐渐被他忘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没有归家。这让卓文君心如刀绞,她独守空房,夜夜期盼丈夫能够早日回来,等来的却是一场空。
终于有一天,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写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信中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看完信后,不觉已潸然泪下,泪流满面,一行数字里偏偏少了一个数字,那就是“亿”,司马相如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是在暗示卓文君,他对卓文君已无意了。卓文君十分哀伤,于是回了他一首《怨郎诗》,这首诗也是卓文君的代表作数字诗,全诗感情甚笃,思念尤深,爱恨交织,却又无可奈何。司马相如看完了这封信之后,后悔万分,也非常羞愧,从此再无心谈及纳妾之事。
卓文君无疑是聪明的,对司马相如也是深情的,她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守护住了自己苦尽甘来的爱情。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了世俗里的一段爱情佳话。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