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藏
【生卒】:643—712
【介绍】:
唐朝僧人,字贤首。流寓中国的康居人后裔,云华寺僧智俨的弟子。累世均为康居国丞相。祖父时来中国,父名谧,唐朝左侍中。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武则天建太原寺,长安名僧联名推荐,请法藏为该寺寺主,先后在太原寺、云华寺讲《华严经》,深受武则天尊宠,赐号“贤首”。曾参与玄奘译经,但因见识不同而离开。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他奉诏参加于阗僧人实叉难陀带来的《华严经》的翻译工作,给著名翻译家义净担任笔授证义。《华严经》译完后,法藏给武则天讲授此经。武则天圣历二年(699),诏命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华严经》。一生研究《华严经》,著作有几十卷,佛教界推其为华严宗第三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卓文君 - 凤求凰佳话
- 明月夜,小亭台,后花园,边角门,佳人悄悄,在侍女的掩护下溜出家门,匆匆赶赴几条巷子外的小旅社,与那个风流倜傥的才子相会,一定终身,拉开历史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
-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 岳飞成为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之后,他的非正常死亡,就成为纠结大家1000年的心结。按照民间平话和小说的说法,那个该死的秦桧和他老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