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乐

书籍: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作者:雪犁 朝代:1994-10-01 专题:书籍

又称龟兹伎,古代西域龟兹国的乐舞,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吕光灭龟兹,从龟兹将此乐带入河西走廊。吕氏灭亡后,其乐散失。后魏统一北方后,又恢复此乐,但已有变异。至隋朝时,此乐已分为“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三种。隋文帝开皇(581~600)时,已传入民间,“大盛于闾闬”。著名的演奏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贡等。隋炀帝时,又命其乐正白明达创造“新声”,丰富了“龟兹乐”的内容。其乐分“歌曲”、“解曲”、“舞曲”。“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使用的乐器有:竖箜篌1,琵琶1,五弦琵琶1,笙1,横笛1,箫1,筚篥1,答腊鼓1,腰鼓1,羯鼓1,毛员鼓1,娄鼓1,铜鼓2,贝1。演奏时,乐工穿绯丝布袍、绯布袴,披皂丝布头巾。有4人伴舞。隋炀帝时的“九部乐”之一,唐朝则以其入“十部乐”,用以宴请外族、外国宾客。

上一篇:十部伎 下一篇:胡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伯邑考为何不叫姬考 死后单单就变成兔子?
伯邑考为何不叫姬考 死后单单就变成兔子?
今日百科档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伯邑考为何不叫姬考 死后单单就变成兔子?众所周知,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的哥哥,这两个人一母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