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
正月朔,……康国、于阗遣使献方物。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二月丁巳,给复突厥、高昌部人隶诸州者二年。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三月,火辞弥国遣使献方物。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火辞弥)与摩罗游使者偕朝。
《新唐书·西域传下·火辞弥》
八月壬子,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焉耆。
《新唐书·太宗本纪》
九月辛卯,郭孝恪及焉耆战,败之。
《新唐书·太宗本纪》
九月。焉耆贰于西突厥,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焉耆王女,由是朝贡多阙;安西都护府郭孝恪请讨之。诏以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帅步骑三千,出银山道以击之。会焉耆王弟颉鼻兄弟三人至西州,孝恪以颉鼻弟栗婆准为乡导。焉耆城四面皆水,恃险而不设备,孝恪倍道兼行,夜,至城下,命将士浮水而渡,比晓,登城,执其王突骑支,获首虏七千级,留栗婆准摄国事而还。孝恪去三日,屈利啜引兵救焉耆,不及,执栗婆准,以劲骑五千,追孝恪至银山,孝恪还击,破之,追奔数十里。辛卯,上谓侍臣曰:“孝恪近奏称八月十一日往击焉耆,二十日应至,二十二日破之,朕计其道里,使者今日至矣。”言未毕,驿骑至。西突厥处那啜使其吐屯摄焉耆,遣使入贡。上数之曰:“我发兵击得焉耆,汝何人而据之!”吐屯惧,返其国。焉耆立栗婆准从父兄薛婆阿那支为王,仍附于处那啜。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冬,十月甲寅,安西都护郭孝恪帅师灭焉耆,执其王突骑支送行在所。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冬,十月,甲寅。郭孝恪锁焉耆王突骑支及其妻子诣行在,敕宥之。丁巳,上谓太子曰:“焉耆王不求贤辅,不用忠谋,自取灭亡,系颈束手,漂摇万里;人以此思惧,则惧可知矣。”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十月,安西都护郭孝恪帅师灭焉耆,孝恪执其王龙突骑支送行在所。初,王师之灭高昌也,制以高昌所虏焉耆生口七百尽还之,焉耆王寻叛于欲可汗,朝贡稀至。令孝恪伺其机便,孝恪因表请击之。以孝恪为安西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出银山道以伐焉耆,孝恪夜袭其城,破之。
《册府元龟·外臣部·征讨四》
初,西突厥屈利啜将兵来援焉耆。孝恪师还三日,屈利啜乃囚栗婆准,而西突厥处般啜令其吐屯来摄焉耆,遣使朝贡。太宗数之曰:“焉耆者我兵击得:汝何人,辄来统摄!”吐屯惧而返国。焉耆又立栗婆准从父兄薛婆阿那支为王;处般啜乃执栗婆准送于龟兹,为所杀。薛婆阿那支既得处般啜援,遂有国。
《旧唐书·西戎传·焉耆国》
-
- 王聪儿是怎么率众破清兵的?
- 民族女英雄是怎么率众破清兵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王聪儿 (1777-1798年),襄阳 (今湖北襄樊人)。因其丈夫是白莲教首领齐林 (1794
-
- 是预言还是天意? 李淳风为何力阻太宗杀武则天
- 当时,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面记载“唐朝三世之后,会有女主武王代替唐室拥有天下。”唐太宗于是秘召李淳风,向他询问这件事的详情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