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困苦、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这个口号是1965年学习革命烈士王杰舍已救人的事迹时提出的。1965年7月,解放军战士王杰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紧急时刻,为了掩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临危不惧,扑到炸药包上,英勇牺牲。为了发扬这种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转引自1969年8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鲜明地体现了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品质,是对群众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动员亿万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均国民收入还很低,为了积累更多的建设资金,人民生活的改善只能是逐步的,还必须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骆宾王与卢照邻如何相识?
骆宾王与卢照邻如何相识?
朋友不是一座古堡,不是一处对面的渡口,朋友更像一条大道,让人自由地行走。在长安和洛阳的那些青春日子里,骆宾王和卢照邻曾一起有过很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