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
以人才和人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的核心是研究各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走上成才之路。另外,还研究人才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如何广开才路,发现、鉴别、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人才学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生理科学等广泛领域。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心理品格、身体素质、个人实践、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政治制度、科学和教育发展程度等。(2)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的特征、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都不尽相同。由于研究对象随着历史流动,就决定了人才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3)实践性。人才学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的需要,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从中概括出来的规律又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完善。本世纪5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对人才和人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人才学。中国的人才学是随着本世纪70年代现代化建设为解决人才问题而开始的。1981年成立了《中国人才研究会》,国家科委也成立了人才资源研究所。接着,许多省市也成立了人才研究组织。《人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无论在理论体系、内容结构上都还不成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