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判
“文化大革命”中采取的一种简单地否定一切的“左”的斗争形式。“文化大革命”中对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及“牛、鬼、蛇、神”,都采取了大批判的斗争形式,这种形式后来又发展成为两派群众组织之间进行派性斗争的工具。大批判,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严重地混淆了是非,伤害了大批领导干部和群众,从而破坏了党内和人民群众内部的团结,给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否定了这种错误的斗争形式。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对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必须进行革命的批判。但这种批判必须应用辩证的方法,在批判中继承一切合理的科学的因素,而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要实事求是,进行科学的分析;要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采取疏导的方针,开展民主讨论,进行说服教育,而不能无限上纲,采取粗暴压服的方法。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批判精神,又要坚决摒弃大批判这一错误的斗争形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