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儒家提倡的不偏不倚的道德原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把无过、无不及的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礼记》将中庸列为首篇,确定了中庸之道为最高道德原则。南宋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书集注》)他所说的不偏,即不偏离封建秩序;不易,就是不改变“三纲五常”的封建教条;所谓正道、定理,即最高的道德原则。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也有中庸思想,主张不偏不颇,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他认为适中是美德,而过度、不及是恶行的特征。“中庸之道”作为伦理思想和行为准则,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具有深远影响。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有所表现。

上一篇:中间路线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淳风推背图最后一句 道破万古天机?
李淳风推背图最后一句 道破万古天机?
预言是一个汉字词汇,读音为yùyán。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报或者断言。一般来说预言指的不是通过科学规律对未来所作的计算而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