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它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指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的报酬的影响。即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还关心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例。个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的比较。如果当他发现自己收入和支出的比例与他人收入和支出的比例相等,或者现在收支的比例与过去收支的比例相等,便认为是应该的,正常的,因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如发现相反,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有怨气。这时其心理状态一是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二是采取一定的行为,努力改变别人的收支状况;三是采取一定的行为,努力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四是选择另一种比较,获得主观上的公平感;五是发牢骚,泄怨气,制造人际矛盾,甚至放弃工作。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低而产生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发现一个人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高而产生不公平感。在国外,公平理论很流行。企业为了笼络人心,往往打着公平、合理的幌子,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手段,造成“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公平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企业管理者应当认真考虑这种心理因素。解决的办法是应讲请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精神实质,认真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消除“大锅饭式”的奖金制度所引起的不公平感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