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历代相传的社会习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因素。是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集体中的,在一定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如迎来送往、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生活习惯、宗教礼仪等等。它是一种行为规则,又是其他道德规范的补充。风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历史特点、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生活状况、宗教观点等,还同民族特点、地域差别,甚至地理、气候条件都有密切联系。风俗是道德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道德品行归结为风俗,因为道德要求和道德举动常常高于习惯的行为方式,有时甚至否定现存的行为方式,具有进步的意义,它着眼于未来。而风俗只不过重现已经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在阶级社会中,风俗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任何社会的风俗都有两重性。具体表现在,首先,任何社会都存在新、旧两种风俗的差别、对立和斗争。其次,旧的风俗,也包含着能够适应或无害于新的社会需要的内容和不适合甚至严重阻碍新社会发展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因此,在同一社会中总是存在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两种风俗的对立。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革,革命阶级往往倡导移风易俗,支持新风俗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旧风俗,消除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旧风俗和坏风俗。但旧风俗的最终改变,取决于形成这种风俗的社会条件的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旧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在社会中占有较大影响。移风易俗,克服人们行为中的旧风俗的残余,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新风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史上最有才华的情书 看看古人是怎么表达爱意的!
-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在中国史上是一个传奇,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结婚后,两人到了临邛,开了个小酒店来维持生活。后来卓王孙不忍女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