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
人们的知觉、判断、信念、价值、态度等相互矛盾,不能保持协调关系的认识状态。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意见,认知失调会带来心理不快、情绪波动以致思想苦闷,应尽可能减少这种失调。减少失调的方法:(1)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改变某些认识要素;(2)改变关于环境的某些认知要素;(3)在相对立的认知要素中,附加某些要素于一方,使之处于协调关系之中;(4)降低该认识的重要程度,使其不左右人们的思想情绪。和主客体相互作用、从现象到本质等认识过程的辩证矛盾运动不同,认知失调是认识的一种结果,即形成的一种主观状态。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要善于把握人们由于认知失调而促成的思想问题和其他矛盾关系,并善于引导人们改变这种失调状态,从而疏通思想,解决矛盾,协调个人之间、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不过,自1957年《认知失调论》一书问世以来,成为社会心理学界经常引用的文献,近年来出现了相反意见,认为该假说与常识相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清明节的传说:刘邦祭祖
-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中,有一个传说故事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刘邦祭祖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
-
-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呢 刘邦樊哙是什么关系
- 刘邦樊哙 影视形象刘邦和樊哙是同乡,樊哙是个屠狗卖狗肉的人,刘邦也好不到那里去,游手好闲过很长时间,后来才当了个亭长。早年时候,刘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