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理论
管理心理学中有关态度改变的一种理论。该理论强调一个人对某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受另一个人对该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的影响,即一个人对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平衡理论提出:两个人对同一认知对象的一组三角关系中可以出现平衡与不平衡两类状态。当两人关系相互肯定,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不一致,或两人关系相互否定而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一致时为不平衡状态。当两人关系互相肯定,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一致或两人关系相互否定,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不一致时为平衡状态。出现不平衡时,个体会有心理紧张,或不满情绪,并力图以最小努力消除这种紧张达到平衡,即或者调整关系或者改变对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他为了说明该理论还画出了三角形示意图,肯定、否定的态度分别以正、负号代表,当形成三角关系的三个或正或负的符号相乘为正时是平衡状态,为负时是不平衡状态,也即不稳定状态。在这一三角关系中总计可以出现四种平衡状态和四种不平衡状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平衡理论的观点,要改变思想工作对象的不正确认识时,应加强与之交往;取得一致认识的重要条件是首先要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以情感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
-
-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