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辩证法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辩证法的初级阶段,是古代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产生。其基本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运动变化的整体“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如“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赫拉克利特语);猜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如《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如《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对立面的转化,如韩非:“夫物之一存一亡,乍生乍死,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老子》:“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数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如《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是无限可分的,如《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等。朴素辩证法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和猜测性,没有科学根据;一般与唯物主义自发结合,也有和唯心主义结合的,但都没有理论论证和理论体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撵山
撵山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赵奢救阙与
赵奢救阙与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国侵犯赵国,包围了阙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召老将廉颇、乐乘问道:"能否出兵相救?"廉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