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唯物主义
亦称自发的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一般指古代原始的唯物主义。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原始”物质,试图从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中国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古印度有地,水、火、风“四大”说;在古希腊则有水、火、气、土、原子等学说,其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国明清之际王夫之的“元气一元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在同宗教观念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原始的、朴素的世界观,一般都程度不同地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宗教迷信、反对唯心主义做出了贡献。它虽然在总体上是正确的,并在历史发展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有表面的、直观的、朴素的性质。后来被机械唯物主义所代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赵姬嫪毐如何谋反?
- 嬴政即位后,他可不愿做个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的国王。他要把秦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心里,不分半点权力给别人。嬴政清楚地认识到只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